核桃園內放牧綿羊技術
來源:河北科技報 2015年01月10日
利用核桃園的生態環境,飼養肉用綿羊,以放牧于樹林之中,自由采食野草為主,人工補喂混合精料為輔,夜間舍內寄宿的生產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由于核桃樹葉有苦味,適口性差,羊不愛吃,所以羊不會啃食核桃樹,但核桃樹下牧草豐富,使羊的飼料消耗很少,成本低,效益高。在核桃園區大力發展綿羊養殖,可節省大量的生產成本和勞力,且綠色環保,羊糞還可作為核桃樹的肥料。此舉還有利于提高、保護、開發、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同時也是一項解決核桃園生存與發展的第三產業,具有雙重效能。
一、選好場址和配備設施
羊舍應選在核桃園內地勢高燥、向陽背風的地方,舍內安裝飼槽和飲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溝,舍內要鋪竹墊子或用磚鋪地,最好采用高床飼養。在冬季,寒冷地區羊舍要注意保暖,15~20℃最利于羊只生長。要輪換選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如用復合碘、漂白粉溶液等對羊舍、運動場、飼槽、飲水器皿、飼養工具及圈舍等定期進行消毒。另外,羊舍的大小要適中,一般每只羊1~1.5平方米為宜。
養羊規模要適宜,可根據現有核桃園面積大小及投入的資金數量等條件決定。一般以每畝放牧2~3只羊為宜,這樣,樹下雜草的數量才能足夠羊只采食。
二、引種和防病
在購進羊品種上,最好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效益高的優良品種或采用杜泊或薩?司d羊為父本,小尾寒羊為母本進行雜交。這樣雜交出來的羊耐粗飼,生長快,喜食牧草。無論是本地品種羊還是良種羊,都要從沒有疫情的羊場引進,把好檢疫關,嚴格挑選,將病殘弱羊剔除,選擇健康羊只。在運輸途中要經常檢查,防止壓死現象。
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合理組群。放牧時,要劃區輪牧,并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成群放養羊易發病,當前需要預防的疾病主要有小反芻獸疫、口蹄疫、羊痘、羊快疫、布病、肝片吸蟲、焦蟲和包蟲病等。要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重點做好以上疾病的預防接種和綜合防治工作。
三、放牧管理
羊是反芻動物,適于放牧。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飼料來源,充分、合理利用林下牧草放牧,可降低飼養成本和管理費用,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提倡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補飼的飼養模式。
1.春季 春季氣溫變化較大,牧草青黃不接,是放牧最困難的季節,應特別注意加強放牧管理。肉羊經過漫長的冬春枯草季節,膘差、嘴饞、易貪青造成下痢或瘤胃臌脹,引起死亡。因此,春季放牧一定要防止羊“跑青”和羊“臌脹”,可在出牧前給羊群喂些干草,等羊半飽時再放到青草地上。此外,還應特別注意,在露水消失后出牧,并做好羊群的驅蟲工作,這對羊只在夏季體力的恢復和抓膘有很大影響。
2.夏季 夏季炎熱,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放牧應注意早出晚歸,中午炎熱時,要防止羊“扎堆”,讓羊群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夏季青草茂密,是抓膘的有利時機,抓好伏膘有助于羊只提前發情,迎接早秋配種,早產冬羔。夏季多雨,小雨可照常放牧,背雨前進,如果遇到急雨,要將羊群趕到背雨處,以免受涼感冒。
3.秋季 秋季天高氣爽,牧草豐富且抽穗結籽,草籽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高,是抓滿膘的最好時期。放牧中,注意將羊放飽、放好,這對冬季育肥出欄、安全過冬和羊的繁殖都很重要。秋季也是羊只配種的季節,抓好秋膘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因此,秋季放牧應盡可能延長放牧時間,每天放牧不少于10小時。到晚秋有霜凍時,應避免羊只吃霜草,影響上膘、患病、母羊流產等。
4.冬季 冬季寒冷,植物枯萎。放牧中,注意防寒、保暖、保膘、保羔。冬季放牧應選擇避風向陽或低洼處。采取先遠后近、先陰后陽、先溝地后平地的放牧方法。由于冬季牧草枯黃、營養價值低,應及時對羊補草補料,使羊只安全過冬。
臨城縣畜牧辦公室 張榮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