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高層次人才招聘
學校簡介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主要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學院是全國首批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
學院前身是重慶機器制造學校。1956年,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創建。1999年,重慶機器制造學校和重慶機械職工大學合并;2000年,升格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學院被教育部、澳大利亞發展署確定為中國(重慶)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學校;2004年,在重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評定為“優秀”;2006年,成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09年,通過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驗收。

學院占地919畝,固定資產8.3億元,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7432萬元,館藏圖書66萬冊。學院有教職員工621人,專職教師456人,有正高職稱22人,副高以上職稱198人,雙師型教師32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以上186人,其中博士16人。學院建有校外實訓基地130多個,建成了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心)3個、企業培訓中心2個;建成了以重慶市裝備制造業實訓基地、重慶市高等職業院校先進制造業應用技術推廣中心和重慶市電子信息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為核心的重慶市開放式資源共享型實訓基地。學院實施了30余個國際合作培訓項目,45%的教師具有澳大利亞、德國、美國、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培訓經歷;有110余名教師獲得澳大利亞、德國等海外師資資格證書;13人次教師出席了國際職業教育相關會議和論壇并作大會發言。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自動化系、計算機系、工商貿易學院、建筑工程系、流通管理系、藝術設計系、化學工程系,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9系(院)3部, 40個專業,其中國家重點專業4個,市級重點專業6個,現有高職在校學生11000人。
建校56年來,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專業人才6萬余人。近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學院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重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2種、精品教材2種。學院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全國魅力校園、全國和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先進單位、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重慶市誠信文明先進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平安校園、重慶市人文校園示范校、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等。
學院繼續秉承“厚德、強能、礪志、奉獻”的校訓,堅持“以行業為先導,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目標”的辦學理念,立足重慶,服務西部,面向全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建設成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獨具山水園林特色的全國一流的示范高職學院而努力奮斗!
高層次人才需求
經學院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20名。
序號
|
部門
|
崗位
|
人數
|
專業
|
學歷、學位或職稱
|
其他
要求
|
1
|
機械工程
學院
|
骨干
教師
|
3
|
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設備維修相關專業
|
博士、教授或技能大師
|
1、初學歷國民教育本科,有行業實踐經驗或高校教學管理經驗優先。
2、技能大師以省部級級以上政府文件為準。
|
2
|
工商貿易
學院
|
骨干
教師
|
3
|
經濟管理、金融、會計、旅游、營銷策劃、酒店管理相關專業
|
博士或教授
|
3
|
自動化系
|
骨干
教師
|
2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氣自動化、電子技術相關專業
|
博士、教授或技能大師
|
4
|
汽車工程系
|
專業帶頭人
|
2
|
車輛工程、汽車運用工程技術、汽車檢測維修相關專業
|
博士、教授或技能大師
|
5
|
計算機系
|
專業帶頭人
|
2
|
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控制、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關專業
|
博士或教授
|
6
|
藝術設計系
|
專業帶頭人
|
2
|
環境藝術、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相關專業
|
博士或教授
|
7
|
建筑與環境工程系
|
專業帶頭人
|
3
|
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建筑環境藝術、環境工程相關專業
|
博士或教授
|
8
|
流通管理系
|
專業帶頭人
|
3
|
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商檢技術相關專業
|
博士或教授
|
|
合計
|
|
20
|
|
|
|
高層次人才待遇
(一)工資獎金
以入校時的學歷、學位或專業技術職務比照學院同條件人員確定國家統發工資,到校后按學院和國家相關規定執行;引進的技能大師,不論其學歷、學位或專業技術職務高低,除國家統發工資外,國家級技能大師其它待遇按教授待遇執行,省部級技能大師其它待遇按副教授待遇執行;引進的博士學位研究生或省部級技能大師,除國家統發工資外,其它待遇按副教授待遇執行。
(二)福利
學院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給付安家費,并可按學院相關政策購買學院新校區教職工住宅經濟適用房(購完為止)。對夫妻雙方均為高層次人才的,只可購買一套住房,安家費按夫妻中標準最高一人的1.2倍執行。安家費按其服務期限,分年度發放。引進的人員必須在學院工作服務8年以上。安家費具體標準如下:
1、既具有博士學位,又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安家費40萬元。
2、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或國家級技能大師安家費30萬元。
3、博士研究生或省部級技能大師安家費10萬元。
如果學校經濟適用房購完,或引進人才本人自愿,學?商峁┳夥垦a貼(最長不超過3年,雙方簽訂租房補貼協議),租房補貼標準為:
1、既具有博士學位,又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為800元/月。
2、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或國家級技能大師700元/月。
3、博士研究生或省部級技能大師500元/月。
(三)科研工作經費
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按照以下標準提供科研工作經費:
1、既具有博士學位,又具有普通高校認可的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每人5萬。
2、具有普通高校認可的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或具有博士學位又具有普通高校認可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每人3萬。
3、博士研究生每人2萬元。
(四)進修培訓
優先安排高層次人才到國內外進修、合作研究和參加國內外重大學術會議(原則上國外進修每三年安排一次)。每年可享受一次學術休假,并按照學院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相關辦法執行。
(五)配偶安置
高層次人才配偶安置遵循“同進同出”原則。從校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其配偶若具有全日制國民本科學歷,可隨調,在重慶市人事局可辦理入編手續的情況下解決編制。如配偶未達到本科以上學歷要求,可協商解決其配偶工作問題,如不能在學院安置則推薦至相關單位。高層次人才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子女入學,學院可幫助聯系就近學校就讀,但子女入學贊助費由本人承擔。
應聘者需提供的材料
。ㄒ唬﹤人簡歷;
。ǘ┥矸葑C、就業推薦書(應屆生)、學歷、學位、職稱、職業(執業)資格、獲獎、等證書復印件;
。ㄈ┙逃蒲谐晒。
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北區(空港)桃源大道1000號
郵政編碼:401120
聯系人:陳老師 吳老師
聯系電話:023-61879225 023-61879226
電子郵箱:gzyrsc@163.com
學校網址:http://www.cqipc.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