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禮,男,1953年11月生,貴州籍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優秀”等級成果(07BZX060)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心理健康研究主持人,中國心理學會評定的第二批中國心理學家、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09JHQ042)“反思性思維與奇象記憶的理論與應用探新”主持人;貴州師大教育心理與智能開發研究所所長、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導師;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著名核心期刊和國際心理學大會發表論文五十多篇,發表著作六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
為了填補國際著名記憶心理學研究專家、德國艾賓浩斯記憶研究的不足,在1985年,經過較長時間的高質量反思性思維,觸發了靈感,創造了國內外沒有的“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MMOASAPMI),簡稱“數序形象掛鉤法”或“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并在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成年人和60歲以上老人分別做了多年科學實驗。這些實驗均證明,王洪禮創造的自然數碼奇象法對于記憶順序性、數量大、難記住的材料,快速高效,能掃除前攝和倒攝干擾,能使識記很快通過短時記憶而快速地進入長時記憶,是一套最佳快速高效記憶方法。中國心理學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心理學報》1990年第1期,以《一種快速記憶法報告》為題,簡略地介紹了王洪禮創造的數序形象掛鉤法。1992年7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25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發布了王洪禮創立的“三思再反思模式”(TMTTMT),并同時發布了王洪禮運用三思再反思模式創造的數序形象掛鉤法及其實驗。“三思再反思模式”1992年下半年被美國SCI收錄。1994和200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對王洪禮創立的“數序形象掛鉤法”和“奇象記憶研究”,先后頒發了省科技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王洪禮又創造了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數百句常用英語句子的思維技術和方法,并主持了《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句英語的實驗》,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第6期發表,并被中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主編的全球公開發行的英文版學術期刊《中國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8年第4期全英文轉載,被2008年7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錄用、發布,被SCI收錄。2009和2011年,該項成果先后獲貴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頒發優秀科研成果獎勵證書。
2013年11月,王洪禮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優秀”等級成果(07BZX060)獲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4年9月,由王洪禮主持、并以其再反思模式和奇象記憶研究成果進行推廣的教學成果《引領基礎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反思性解題模式與高效記憶研究與實踐》,榮獲教育部頒發“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11月,王洪禮提出了人類大腦產生創造創新的兩條規律和反思性思維具有八種巨大價值。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年9月—1982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學習。
1985年9月—1986年7月,在“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班”脫產學習一年。
1985年創造“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并同時創立“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
2002年東北師大王逢賢教授教育學原理博士課程進修生。
1994年曾任遵義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1996年1月調任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生導師。
1997年破格晉升為貴州師大心理學教授,任貴州師大智能開發研究所所長。
2005年當選“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
2009年當選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5月當選貴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1年12月當選貴州省省管專家。
2014年12月當選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5年1月,當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學術兼職及社會任職:
1、2001年當選中國心理學會全國理事。
2、2005和2010年連續當選貴州省心理學會會長。
3、2009和2014年連續當選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協會會長。
4、2014年10月18日,當選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副會長。
主授課程:
《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反思性思維與奇象記憶的教學理論與應用探新》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學。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主持完成教育部重點課題和省級課題8項。
1、國家社科基金課題(07BZX060)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心理健康研究主持人,
2、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09JHQ042)“反思性思維與奇象記憶的理論與應用探新”主持人;
貴州省農村初中素質教育目標導學體系研究
1、(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分課題,省教委重點課題,教育部專家鑒定組2001年5月鑒定驗收)。
1、促進中學生創造精神的大腦智能開發與策略研究,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2002.12-2004.12,主持。
2、六三六素質教育理論與教學模式在普通初中的實驗研究,貴州省教育廳課題,2002.9-2004.12,主持。
3、奇象記憶與記憶開發,貴州省教育廳課題,2002.12-2004.12,主持。
4、自然數碼精致性奇象記憶深加工實驗研究,貴州省2005年省長基金,2005-2008,主持;
5、大學新生交流恐懼與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省教育廳項目,2006-2008,主持人;
6、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貴州省哲社課題,2003—2004,主持人;
7、大學生學習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研究,貴州省哲社課題,2004-2006,主持人。
8、漢族與少數民族中學生成就動機與成功恐懼的跨文化比較研究,2005—2006,貴州省教育廳課題,主持人。
科研成果:
1、1985年創造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并創立“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與方法”,這兩套方法的系列學術成果被第25、27、28、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鑒定錄用,應邀出席瑞典斯德哥爾摩、德國柏林、澳大利亞墨爾本等多次國際心理學大會做交流,并被美國SCI和SSCI同時收錄。經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大學著名專家鑒定,“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1992、1994、2010年三次分別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第五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國家級獎)。
2、200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對王洪禮創立的 “奇象記憶研究”, 頒發了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句英語的實驗》研究成果2011年11月獲得國家教育部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4、《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句英語的實驗》研究成果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第6期發表,并被中外比較教育之父、中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主編的全球公開發行英文版學術期刊《中國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8年第4期全英文轉載,被2008年7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錄用、發布,被SCI收錄。2009年,該項成果獲貴州省人民政府頒發優秀科研成果獎勵證書。
5、王洪禮教授在創新精神、反思與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成果(07BZX060),2011年3月獲得國家社科成果最高權威管理部門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驗收鑒定后頒發的“優秀”鑒定等級證書(證書號:20110312)。
6、2014年9月,由王洪禮主持、并以其再反思模式和奇象記憶研究成果進行推廣的教學成果《引領基礎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反思性解題模式與高效記憶研究與實踐》,榮獲教育部頒發“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王洪禮教授系我國唐代著名文學家、《滕王閣序》作者王勃的第45代后人。其發表在權威刊物《心理學報》1990年第1期上的快速記憶實驗論文和1992年7月發表在《國際心理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3-4.119. 135)上的“三思再反思”和“數序形象掛鉤法實驗”兩篇論文,都是在歷史名城遵義完成的;其發表在2008《國際心理學報》(43,(3-4):302)、《中國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4.)和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的記憶100句英語句子的實驗論文,則都是在黃果樹大瀑布不遠處的貴州師范大學完成的。發表的著作主要有《快速高效記憶學》(1989)、《最佳解題方法在初高中數學解題中的運用》(1994)、《開發智能的思維模式》(1999)、《文理科最佳記憶法》(1999)、《記憶法寶》(2004)、《最佳解題思維方法——王洪禮的“三思再反思”思維技術與方法》(2011)、《最佳記憶方法——王洪禮的“奇象記憶”思維技術與方法》(2011)。
出版著作:
1、科普著作《最佳記憶方法——王洪禮的“奇象記憶”思維技術與方法》 ,王洪禮,中國商業出版社,2011年出版。
2、《最佳解題思維方法——王洪禮的“三思再反思”思維技術與方法》(2011)
3、《記憶法寶——奇象記憶與超?焖儆洃涢_發》,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
4、《最佳解題方法在初高中數學解題中的運用》,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出版.
5、《開發智能的思維模式》,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6、《文理科最佳記憶法》,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7、《化學最佳解題法》,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8、《奇妙的快速高效記憶法》,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出版。
9、《快速高效記憶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
發表論文:
1 西南苗布侗彝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心理健康現狀及提升對策 王洪禮; 劉紅 中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專業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摘要集 2015-07-11
2 父母教養方式對大學新生面眾恐懼的影響:孤獨感的中介作用 鄒維興; 謝玲平; 王洪禮 第十七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14-10-10
3 留守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與社會適應的關系: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 謝玲平; 王洪禮; 鄒維興; 張翔; 何壯 中國特殊教育 2014-07-15
4 交流恐懼至中國大學生面眾恐懼研究發展軌跡 王洪禮; 趙向霞; 袁宜 心理科學 2014-05-20
5 貴州少數民族大學新生面眾恐懼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全開鳳; 王洪禮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4-02-25
6 大學生面眾恐懼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 姜山; 王洪禮; 鄒維興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2-15
7 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 彭娟; 王洪禮; 尹偵燕; 王雪麗; 宋娜 遵義醫學院學報 2013-10-30
8 大學生面眾恐懼現狀調查與矯治對策——基于西南地區的實證分析 王洪禮; 鄒維興; 潘運; 袁宜; 謝玲平; 趙向霞; 余昭瓊 教育研究 2013-10-15
9 試論防范面眾恐懼、增強積極社交能力與面眾成功 趙向霞; 全開鳳; 袁宜; 王洪禮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3-08-25
10 大學生面眾恐懼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姜山; 王洪禮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3-08-20
11 大學生面眾恐懼與預防矯治對策 袁宜; 趙向霞; 鄒維興;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10
12 大學生自卑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結構模型探析 張業恒; 洪邦輝; 王洪禮 課程教育研究 2013-03-05
13 貴州少數民族大學生面眾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趙向霞; 王洪禮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3-02-25
14 試論面眾恐懼與心理健康素質、積極社交能力的關系 姜山; 王洪禮; 袁宜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2-10
15 西南地區大學生面眾恐懼現狀調查與矯治研究 王洪禮; 潘運; 鄒維興; 謝玲平; 余昭瓊 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12-11-30
16 貴州省大學生面眾恐懼的主體因素與客觀因素分析 趙向霞; 王洪禮; 袁宜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1-15
17 中國大學生面眾恐懼的心理測量學再探 王洪禮; 鄒維興; 劉紅; 袁宜; 謝玲平; 余昭瓊; 謝其利 心理科學 2012-09-20
18 貴州省大學生面試恐懼現狀及其克服與矯治研究 袁宜; 謝玲平; 王洪禮; 鄒維興; 余昭瓊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2-08-20
19 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運用 駱婧; 王洪禮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2-07-28
20 論維柯的詩性兒童教育觀 宮盛花; 王洪禮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7-01
21 貴州省中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研究 曾波; 楊坤艷; 王洪禮; 潘運; 李崇敬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3-15
22 布依族高中生職業選擇傾向及影響因素初探——以貴州省獨山縣布依族高中生為例 李崇敬; 王洪禮; 吳春平; 曾波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3-15
23 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傾向與孤獨感 劉紅; 王洪禮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2-01-10
24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手機使用動機的關系 劉紅;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11-11-20
25 影響敬業精神的社會心理因素探析 楊坤艷; 余昭瓊;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11-15
26 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劉紅; 王洪禮 教育研究 2011-11-15
27 性別平等教育試析 宮盛花; 王洪禮 貴州社會科學 2011-11-01
28 大學生面眾交流恐懼的心理測量學初探 宋志飛;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11-05-20
29 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在幼兒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吳春平; 王洪禮; 李崇敬; 楊坤艷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5-15
30 運用層面理論探討青少年沖突解決風格的結構維度 宋志飛; 王洪禮; 呂紅云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1-04-20
31 兒童珠心算過程的心理學實驗研究 劉紅; 王洪禮 珠算與珠心算 2010-12-25
32 貴州省少數民族大學生面眾恐懼的調查研究——以苗族、布依族和侗族大學生為例 謝其利; 王洪禮; 袁宜; 宋志飛; 封周奇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0-11-25
33 基于執行意圖和反思技術等學習四因素互動模式的思考 封周奇;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15
34 工作記憶子成分在小學三年級兒童珠心算中的作用 劉紅;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9-11-20
35 苗族、布依族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 王洪禮; 劉紅; 宋志飛 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9-11-05
36 積極干預及其對預防中學生學習焦慮的作用 龐超波; 王洪禮 教學與管理 2009-09-20
37 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王洪禮; 劉紅 心理科學 2009-05-20
38 貴州少數民族中學生成就動機發展特點的研究 潘運;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2-15
39 209名小學兒童的孤獨感與友誼質量、同伴接納的關系 劉紅; 王洪禮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9-01-10
40 62歲老人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復雜數字的的實驗 駱婧;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2-15
41 貴州省高師大學生人格因素表現現狀研究 楊通宇;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8-15
42 貴州少數民族中學生自信發展特點的研究 潘運;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8-15
43 四年級小學生運用數序形象掛鉤法記憶105個化學元素名稱的實驗 李京花;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2-15
44 碩士生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記憶復雜數字的實驗 王洪禮; 駱婧; 李京花; 劉紅 心理研究 2008-02-01
45 大學新生交流恐懼的多因素影響模型 胡寒春; 王洪禮; 鄧云龍; 梁燕君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7-12-10
46 碩士生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記憶100句常用英語句子的實驗 王洪禮; 李京花 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7 貴州漢族與少數民族中學生成就動機與成功恐懼比較研究 王洪禮; 潘運; 周玉林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7-10-15
48 12種少數民族大學生成就動機與成功恐懼的研究 王洪禮; 潘運; 胡寒春 心理學探新 2007-09-01
49 19年精致性奇象記憶實驗中的發現與啟示 王洪禮; 潘運; 楊通宇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5-15 2007年第2期
50 自然數碼奇象記憶跟蹤實驗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7-05-15
51 測驗項目編制與等值的一種有效策略——層面理論 趙守盈; 王洪禮; 江新會; 駱文淑 考試研究 2007-04-10
52 城鄉高中生認知方式與創造力關系的比較研究 王洪禮; 周玉林 第二屆貴州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2007年) 2007-04-01
53 十九年精致性奇象記憶實驗中的發現與啟示,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2期;
54 十九年自然數碼奇象記憶跟蹤實驗,心理科學,2007年第3期;
55 大學新生交流恐懼與自我概念的關系 王洪禮; 胡寒春; 潘運 心理科學 2006-11-20
56 職業興趣與職業自我效能的相互作用研究 趙守盈; 王洪禮; 駱文淑 職業技術教育 2006-06-01
57 貴州少數民族中學生成就動機與成功恐懼的研究(英文) 潘運; 王洪禮; 趙守盈; 胡寒春; 楊通宇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5-30
58 城鄉高中生認知方式與創造力關系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2006年第1期;
59 運用“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培養創新能力(英文) 王洪禮; 趙守盈; 楊通宇; 潘運; 劉燕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10
60 世界上最長的記憶實驗——中國王洪禮的十八年奇象記憶自我實驗 王洪禮; 潘運 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61 貴州省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 周翠金; 王洪禮; 周濤峰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8-10
62 貴州省高師本科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王洪禮; 胡寒春 心理科學 2005-05-20
63 反思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教學心理學新視點,第9章,250-288,張大均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64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short-term mem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鑒定錄用),2004,8
65 Adopting the TMTTRT to Cultivate our Crea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鑒定錄用),2004,8
66 論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4-03-20
67 “非典”時期貴陽民眾社會心理調查報告 劉燕; 時勘; 王洪禮; 陳新宇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8-10
68 素質教育理論及其課堂教學實踐操作之探討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6-10
69 貴州省普通初中教師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現狀的研究 庹安寫;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3-05-20
70 促進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大腦智能開發與策略研究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2-10
71 設計延伸環節培養創新能力的“六三六教學模式”,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論文集,2003年12月;
72 設計再反思環節培養反思能力的“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論文集,2003年12月。
73 家庭教育失誤導致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分析與對策 洪明;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2-11-20
74 課堂教學培養中學生創新精神策略初探 洪明;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11-10
75 英語素質教育三維促進模式實驗研究 卿素蘭;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2-07-20
76 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對中國中小學教學的影響(英文) 卿素蘭;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2-10 SCI收錄
77 英語素質教育三維促進學習模式研究一:理論研究 王洪禮; 卿素蘭 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 2001-11-01
78 英語素質教育三維促進學習模式研究二:實驗研究 卿素蘭; 王洪禮 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 2001-11-01
79 教育心理學發展概況新析 王洪禮; 吳紅 心理科學 2000-11-20
80 國內外奇象記憶研究發展概況 卿素蘭; 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00-03-20
81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4?JUNE-AUGUST 2000,P140,SCI收錄
82 貴州省農村初中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發展狀況研究 趙守盈; 王洪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11-10
83 農村初三學生三思再反思和高效記憶訓練實驗研究 王洪禮 心理科學 1998-02-15
榮譽獎勵:
1、 1992 年 專著《快速高效記憶學》獲得貴州省人民政府 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二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政府
2、 1994 年 論文“一種快速記憶法報告”獲得貴州省青年 科技二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政府
3、 1996 年 《最佳解題思維方法》獲中國心理學會教學工作 委員會第一次優秀教學成果獎高校組三等獎 王洪禮 中國心理學會教學 工作委員會
4、 2001 年 “九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農村初中素質教育 目標導學體系研究》的科研工作中成績突出, 被評為“先進個人”稱號 王洪禮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 領導小組
5、 2002 年 “奇象記憶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政府
6、 2004 年 “本部地區貧困鄉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獲得省 基礎教育教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教育廳
7、 2005 年 “運用超常思維模式和記憶效果改革教學”獲得 貴州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政府
8、 2006 年 “西部地區貧困鄉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課題榮 獲2005 年貴州省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 改革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教育廳
9、 2007 年 《城鄉高中生認知方式與創造力關系的比較研 究》榮獲“華電烏江杯”第二屆貴州省自然科學 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
10、 2007 年 《記憶法寶-奇象記憶與超?焖儆洃涢_發》 榮獲第二屆貴州省高效人文社科成果獎著作類 三等獎 王洪禮 貴州省教育廳
11、 2007 年 評為“2007 年貴州省科協優秀學會工作者” 王洪禮 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
12、 2009 年 論文“自然數碼奇象記憶跟蹤實驗”獲得國家 教育部頒發的高?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 (人文社會科學類)三等獎 王洪禮 國家教育部
13、 2009 年 獲得第三屆“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王洪禮 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
14、 2009 年 獲得“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師”稱號 王洪禮 中國教育改革研究會
15、 2009 年 論文“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 句英語的實驗”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學 論文大賽一等獎 王洪禮 中國教育改革研究會
16、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第五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
17、2010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成果二等獎。
18、2014年9月, 榮獲教育部頒發“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9、“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句英語的實驗研究”,(第一作者),獲全國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教育部頒獎,2011年9月。
20、2007年當選“貴州師大首屆優秀研究生導師”。
21、2008年當選第三屆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22、2010年被評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3、2011年被評為省管專家。
24、2014年12月15日獲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創新思維技術推廣奇象記憶——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貴州師范大學王洪禮教授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得者、著名中國心理學家、貴州師范大學二級教授王洪禮,為了填補國際著名記憶心理學研究專家、德國艾賓浩斯記憶研究的不足,在30年前的1985年,經過較長時間的高質量反思性思維,觸發了靈感,創造了國內外沒有的“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MMOASAPMI),簡稱“數序形象掛鉤法”或“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并在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成年人和60歲以上老人分別做了多年科學實驗。
這些實驗均證明,王洪禮創造的自然數碼奇象法對于記憶順序性、數量大、難記住的材料,快速高效,能掃除前攝和倒攝干擾,能使識記很快通過短時記憶而快速地進入長時記憶,是一套最佳快速高效記憶方法。中國心理學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心理學報》1990年第1期,以《一種快速記憶法報告》為題,簡略地介紹了王洪禮創造的數序形象掛鉤法。1992年7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25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發布了王洪禮創立的較之美國著名教育家、著名思維研究專家杜威的“五步思維模式”更有特色的“三思再反思模式”(TMTTMT),并同時發布了王洪禮運用三思再反思模式創造的數序形象掛鉤法及其實驗。“三思再反思模式”1992年下半年被美國SCI收錄。1994和200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對王洪禮創立的“數序形象掛鉤法”和“奇象記憶研究”,先后頒發了省科技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王洪禮又創造了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數百句常用英語句子的思維技術和方法,并主持了《運用“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記憶100句英語的實驗》,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第6期發表,并被中外比較教育之父、中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主編的全球公開發行英文版學術期刊《中國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8年第4期全英文轉載,被2008年7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錄用、發布,被SCI收錄。2009和2011年,該項成果先后獲貴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頒發優秀科研成果獎勵證書。2014年9月,由王洪禮主持、并以其再反思模式和奇象記憶研究成果進行推廣的教學成果《引領基礎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反思性解題模式與高效記憶研究與實踐》,榮獲教育部頒發“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為了向全國青少年推廣普及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王洪禮在1992年撰寫了科普著作《奇妙的快速高效記憶法》,由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發行多年。2004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將書名修改為《記憶法寶——奇象記憶與超?焖儆洃涢_發》,繼續出版發行。
為了全面介紹人們普遍關注的“最佳記憶方法”的理論與方法技術,全面介紹自然數碼奇象法的運用范圍和價值,尤其是補充介紹快速背誦英語句子的思維技術與方法,2011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了王洪禮任第一作者撰寫的科普著作《最佳記憶方法——王洪禮的“奇象記憶”思維技術與方法》。這一科普著作進一步全面介紹了奇象記憶的理論與思維技術及方法,全書通俗易懂、容易掌握,能快速高效記憶順序性很強、數量很大的內容,諸如化學元素周期表、人名、地名、歷史年代、重大事件、繁難數字和常用英語句型,記憶效果事半功倍,特別是能像背誦《乘法九九表》那樣快速背誦上百句以上英語句子,對大幅度提高英語句子的學習效率具有極顯著的獨特功效。小學四年級以上學生、初高中生、大學生至六十歲老人,只要熟練掌握了此方法,都能取得非常顯著的記憶效果,對幫助廣大青少年和成年人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有極大作用。2014年10月18日,王洪禮高票當選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副會長。
潛心教研,創新反思,樂在其中 ——記中國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學院王洪禮教授
【作者】 李永昌 任 莉 【日期】2012年10月24日

王洪禮教授近影
王洪禮,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教育心理與智能開發研究所所長,第二批中國心理學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省管專家,北京師范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國家項目特聘專家、西南師大心理學研究所和西南大學心理學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全國理事、貴州省心理學會會長、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協會會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重點課題和省級課題8項。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核心期刊和國際心理學大會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著作7部。

2010年,王洪禮教授被中國心理學會評定為西南五省第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獲中國心理學會會長林崇德教授簽名頒發的中國心理學家證書
剛接觸化學課程的初一學生,經過一個多小時訓練就能把“化學元素周期表”的105位元素順背、倒背、隨點隨背,這可能嗎?記者在金沙縣逸夫中學就目睹了這一生動的教學實踐:事先并不知情的300名初中生接受了“奇象記憶”培訓,將枯燥的英語單詞、人名地名、歷史年代、化學元素等識記內容和數字聯系在一起,利用奇象和諧音產生聯想,把奇象和諧音作為信息儲存工具和提取線索。投影儀上顯示的都是生活中常見常用的事物,當這些鮮活有趣的東西與課本知識聯系在一起時,現場學生不禁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和掌聲,也許他們從未想過學習會如此輕松、好玩。
氫、氦、鋰、鈹……這105位化學元素別說初中生,就是化學專業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完全背下來。但當其被賦予氫氣球、小孩、鯉魚、皮鞋等形象事物,并且是有規律有次序排列時,現場的初中生和記者居然都記住了。按著秒表當場測試,初一(4)班男生何孝軍,順背、倒背都滾瓜爛熟,其他同學在臺下隨便點多少位元素,何孝軍張嘴就能背出來,不僅其他同學驚嘆不已,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
不僅化學、數學的公式、定理,地理的江河湖泊、山川物產,語文的唐詩宋詞、文言文,歷史的年代、人名、事件,英語的單詞、語法等都可利用奇象記憶法幫助記憶,而且長時間不會遺忘。
“奇象記憶”的發明者正是我校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理學家王洪禮教授。他傾多年心血研究摸索提出的“奇象記憶”方法和“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不僅被中科院心理所、北師大、華東師大、西南大學等2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的同行專家引用,而且在我省各實驗學校的運用中也產生了顯著效益,影響頗大。如在金沙、遵義、清鎮等民族地區中小學進行了廣泛實驗和推廣,受培訓師生的創新作品獲得全國和省級獎勵100多項次。王洪禮教授因此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除提出“奇象記憶”方法和“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王洪禮教授還提出了“農村初中素質教育‘六三六’導學模式”,并在貴州省貧困地區中學進行推廣應用,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增強,而且對教師素質的提升也產生了積極作用。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入報道,貴州省教育廳組織了現場交流會,專門下文印發交流會紀要。
王洪禮教授的“奇象記憶”方法、“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及“農村初中素質教育‘六三六’導學模式”等特色鮮明的研究成果,已轉化為本科教學的內容,在我校及省內多所高校的公共心理學課程中得到應用。
而這些成就的取得,皆源自王洪禮教授對教學科研事業的執著追求。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自1973年從教以來,王洪禮始終熱愛著教育事業,并用自己的熱情和執著享受著教育工作帶來的快樂。在1978年考入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前,中師畢業的他就先后擔任過小學和中學老師。1982年畢業后,他被分配到遵義教育學院繼續教書育人。
1985年,遼寧師范大學在全國招收第一期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班,學制一年。白天工作,晚上挑燈夜戰,經過兩個月備考,他成為西南地區第一批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班中的兩個學子之一。
在遼寧師大學習的一年,王洪禮不僅接觸了當時國內最一流的心理學專家,還通過多次不斷的反思,創造了“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并從此踏上科研征途,開啟了至今27年的“三思再反思”與“奇象記憶”的研究之旅。問到創造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法靈感時,他說:“從讀本科時就開始了,那時對世界權威心理學家德國艾賓浩斯的記憶經典研究成果產生了質疑,覺得它解釋不了有些東西……”。
從遼寧師大研究生班畢業后,王洪禮回到遵義教育學院繼續從事教學工作,一邊進行科研實驗,一邊給中小學教師授課。1993年破格晉升副教授,并擔任遵義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1996年,王洪禮教授作為人才被我校引進,成為我校第一位心理學碩士生導師。1997年破格晉升為心理學教授,并擔任智能開發研究所所長。2000年,在學校沒有計劃申報教育學碩士點的時候,王洪禮多次建議學校抓住機遇,抓緊申報教育學碩士點。在他的努力下,學校比原計劃提前三至五年獲批了教育學碩士點,并以教育學碩士點為基礎,在2003年又獲批了“教育碩士”專業碩士點。
王洪禮來我校之后,一直潛心教書育人,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他的學生告訴記者,“聽王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他既重視教書,更注重育人,他在潛移默化中教會大家如何做人。”“他經常用形象的案例和風趣的語言像講故事一樣,讓同學們在會心的笑聲中記住那些深奧晦澀的理論。”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教學知識的融會貫通,為他科研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源泉。王洪禮說:“科研與教學的結合很重要,只有自己對課程所涉內容進行潛心反思,有所創新,才能很好地挑選和組織材料,煥發講課激情;只有多與學生交流,多采取啟發式課堂討論,在討論中各抒己見、相互學習,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學習狀態和為學生創造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如何反思、如何創新,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王洪禮卻做到了教學和科研的雙贏。創造自然數碼奇象記憶“數序形象掛鉤法”和“三思再反思思維模式與方法”系列學術成果被第25、27、28、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鑒定錄用,同時應邀出席瑞典斯德哥爾摩、德國柏林、澳大利亞墨爾本等多次國際心理學大會做交流,并被美國SCI和SSCI同時收錄。經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大學著名專家鑒定“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1992、1994、2010年三次分別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第五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
在2010年召開第27屆國際應用心理學大會上,王教授介紹了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心理測量學研究”,得到國內外心理學界同仁和專家的認可。2011年,這項研究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匿名鑒定專家組的高度評價:認為他主持研制的《大學生創新精神現狀調查量表》是國內第一個調查大學生創新精神狀況的測量工具,填補了我國對大學生心理特點研究的不足。

王洪禮教授出席第27屆國際應用心理學大會交流創新精神研究成果時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旁留影
2011年,他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心理健康培養現狀與促進的對策研究——以苗族、布依族等為例”,通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驗收鑒定,鑒定等級“優秀”,是國內研究創新精神、反思與心理健康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中的第一個優秀,貴州省教育科學與心理科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貴州省2010—2011年兩年內唯一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
科研工作強調創新,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更要在實踐中創新。關于創新,王教授說,要做到創新就要善于研究實踐,抓準關鍵,善于找到線索和破解難點。他告訴記者:“一個人創造、創新的黃金年齡主要在大學本科和讀研期間。但中國教育迫使學生耗費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太多,英語四、六級考試給大學生的負擔太重,霸占了大學生用于培養和鍛煉創造創新能力的時間。”
要使我國大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得到較好培養,王教授破解這一難題的觀點和方案是:用科學高效的方法使我國學生把英語重點放在常用英語句子的學習上,達到像記憶和運用乘法九九表那樣的熟練效果,只需小學熟練學會100句、初中200句、高中200句,其綜合效果就會遠遠超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效果。如果大學取消公共英語課,取消英語四、六級考試,只開設專業英語。那中國大學生就會有更多時間用在創造、創新上,中國教育就能擺脫西方英語文化對中華民族年輕一代寶貴學習時間的霸占和隱性侵略……
今天,集成就榮譽于一身的王洪禮教授,仍舊潛心行走在教學研究的征途上,不斷耕耘著,快樂著,收獲著,反思著。他告訴記者:“我會在素質教育和心理學研究方向一直研究下去,直到我身體不能動的那一天!”說完,王教授自信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