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恩科,現任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碩導師。
教育背景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西安礦業學院,煤田地質與勘探,學士
1984年09月-1987年07月:西安礦業學院,煤田地質與勘探,碩士
1999年09月-2003年03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博士
工作經歷
1987年07月-1993年07月: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助教、講師
1993年07月-1998年07月: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副系主任,講師、副教授
1998年07月-2001年11月:西安科技學院地質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
2001年11月-2003年10月:西安科技學院地質與環境工程系,教授
2003年10月-2006年07月: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導
2006年07月-2014年04月:西安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教授,博導
2014年07月-2021年08月: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導
2021年08月-今: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社會兼職:
1、第四屆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礦區勘探與水害防治專家委員會,委員,2021至今
2、陜西省煤炭綠色開發地質保障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委員,2019至今
3、陜西省煤礦水害防治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2021至今
研究方向:
煤田地質與礦井地質,礦井水害防治,礦區地質環境保護。
承擔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淺埋煤層開采溝道裂縫發育規律與潰水量預測方法研究(編號:42177174),2022.01-2025.12,項目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煤層頂板突水機理及突水危險性分區預測方法研究(編號:41472234),2015.01-2018.12,項目負責人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礦山三維巷道網絡模型的構建及其空間分析研究(編號:40972204),2010.01-2012.12,項目負責人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剖面的三維拓撲地質建模研究(編號:40572165),2006.1-2008.12,項目負責人
(5) 陜西省陜煤聯合基金項目,榆北礦區煤層開采覆巖動態變化規律與機理研究(編號:2021JLM-09),2021.1-2023.12,項目負責人
(6) 陜西省社發攻關項目,陜北淺埋煤層頂板水害預測技術研究(編號:2014K13-03),2014.01-2015.12,項目負責人
(7) 陜西省社發攻關項目,縣域地質災害風險管理系統研究與開發(編號:2011K17-02-01),2011.6-2012.12,項目負責人
(8) 陜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項目子課題,淺埋厚煤層群開采地表治理技術研究(編號:2011KTZB01-02-04),2011.01-2014.12,課題負責人
(9) 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子課題,寧東煤炭基地采煤塌陷的災害鏈形成機制及防治對策,2016.1-2018.12,課題負責人
(10) 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子課題,寧東煤炭資源開發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響應研究,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2010.12-2011.12,課題負責人
(11) 國家石油專項二級子課題:柴北緣中西部山前帶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控制,2007.8-2008.6,課題負責人
(12)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煤礦安全高效智能開采地質保障系統研發與應用示范編號:(2021SMHKJ-BK-J-01),2021.6-2022.6,技術負責人
(13)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文家坡煤礦41盤區紅巖河水庫下試采相關研究(編號:2020SMHKJ-C-52),2021.5-2022.12,項目技術負責人
(14)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紅柳林煤礦中西部水害防治技術研究(編號:2019SMHKJ-C-24),2020.7-2022.12,項目負責人
(15)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陜北煤礦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及生態重建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一級課題:采煤地面塌陷評價減緩及治理技術研究(編號:2018SMHKJ-A-J-03),2019.1-2021.12,項目負責人
(16)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小保當煤礦試采損害監測及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編號:2018SMHKJ-B-J-24),2019.1-2020.4,項目技術負責人
(17)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綜采工作面頂板裂縫監測與防治水技術研究(編號:2018SMHKJ-C-56),2018.1-2019.12,項目負責人
(18)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淺埋煤層開采多源水害防治技術研究(2018SMHKJ-C-31),2018.1-2019.12,項目負責人
(19)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極淺埋煤層過溝開采潰水災害防治技術研究(2019SMHKJ-C-23),2019.1-2019.12,項目負責人
(20) 陜煤集團科研計劃項目,檸條塔煤礦淺埋煤層隱伏火燒區探查及水害防治綜合研究(2017SMHKJ-C-23),2016.10-2019.12,項目負責人
研究成果:
主要從事煤田地質與礦井地質、礦井水害防治、礦區地質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省部和企業科研項目50余項,出版教材專著8部,發表論文170余篇,其中1篇論文入選煤炭學報創刊50周年百篇最具影響力學術論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和三等獎5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
1 陜北生態-水-煤系地層結構及保水采煤類型研究 王蘇健;李文平;遲寶鎖;馮潔;侯恩科;王啟慶;王建文;王興順;王碧清;林平選;黃克軍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7
2 淺埋厚煤層群開采地表治理技術研究 侯恩科;王蘇健;遲寶鎖;畢銀麗;黃慶享;王建文;王宏科;楊帆;趙兵朝;張科利;陳秋計;劉英;陳菲;張景輝;張沛;惠雙琳;劉輝;張延旭;郭書全;陳杰;杜君武;李雄峰;車曉陽;曹健;賀雁鵬;馮潔;史曉楠;葉楨妮;首召貴;謝曉深;高冠杰;童仁劍;尤耀林;王家樂;潘怡;王澤惠;屈愷;李少朋;孫金華 陜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 2016
3 礦山三維巷道網絡模型的構建及其空間分析研究 羅曉霞;張志華;侯恩科;鄧念東;趙洲;史曉楠;朱慶偉;張詠 西安科技大學 2012
4 陜西省地質災害發育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 康金栓;趙法鎖;李芳;侯恩科;滕宏泉;婁月紅;何意平;李永紅;陶虹;張新宇;程曉露;崔愛平;李輝 陜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2012
5 陜南山區滑坡災害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王建智;侯恩科;楊更社;趙州;何暉;朱有祿;葉萬軍;郭秀才;趙海林;鄧念東;楊鵬;趙敏;呂小永;晏明;劉樹林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西安勘察設計研究院 2011
6 淺埋煤層開采頂板涌(突)水危險性分區預測研究 侯恩科;郭佐寧;張建安;鄭永飛;苗彥平;院軍剛;閻超波;馮潔;趙淵;楊帆;鄧念東;宋曉凱;石永宏;楊帆;任智智;王文濤 陜煤集團神木張家峁礦業有限公司 2011
7 基于剖面的三維地質建模研究 侯恩科;鄧念東;趙洲;羅曉霞;張志華 西安科技大學 2010
8 新疆地區煤炭與煤層氣資源聚集規律及勘查評價 王佟;王俊民;傅雪海;韋波;夏玉成;孫升林;邵龍義;張相;田繼軍;馬國東;任玉桃;楊曙光;張國慶;左明星;侯恩科;田野;里提甫;李瑞明;魯靜;王慶偉;吳斌;魏聚瑞;安慶;王文龍;孫學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田地質局 2010
9 陜北生態脆弱礦區煤水地質特征及科學開采研究 王雙明;黃慶享;范立民;王文科;余學義;王國柱;楊澤元;侯恩科;馮勤科;申濤;苗霖田;馬雄德;張文忠;趙曉光;張沛;王英;趙兵朝 西安科技大學 2008
發明公開:
[1]侯恩科,謝曉深,袁峰,王雙明,侯鵬飛,馮棟. 一種煤礦采空區導水裂隙帶地震識別方法[P]. CN115508888A,2022-12-23.
[2]楊征,陳真,劉超,陳秋計,馬越,侯恩科,白坤,張慧峰,賈棟棟,劉鵬,馬偉,馬旭. 一種風沙灘區采煤沉陷裂縫牽引式治理裝置[P]. CN114667815A,2022-06-28.
[3]侯恩科,謝曉深,王雙明,龍天文,車曉陽,侯鵬飛. 一種煤礦綜采工作面采動對地下水影響的監測與分析方法[P]. CN113375753A,2021-09-10.
[4]侯恩科,龍天文,謝曉深,王雙明,侯鵬飛. 一種采煤工作面對淺層地下水的影響程度評價方法[P]. CN112734162A,2021-04-30.
[5]陳秋計,曹亞楠,侯恩科. 顧及開采沉陷變形的梯田式復墾參數優化方法[P]. CN112685824A,2021-04-20.
[6]孫杰,郭嬋妤,侯恩科,張春林,潘海洋,殷榕蔚,左卿伶. 煤炭地下氣化與煤層氣的協同開采方法、結構及構造方法[P]. CN112081558A,2020-12-15.
[7]吳群英,陳秋計,苗彥平,侯恩科,遲寶鎖,王宏科,陳小繩,王碧清. 基于谷坊群的淺埋厚煤層開采地表塌陷裂縫治理方法[P]. CN111663513A,2020-09-15.
[8]黨應強,苗彥平,陳秋計,朱小雅,侯恩科,陳小繩,吳群英,王宏科,姬文龍. 一種西部風積沙區采煤沉陷地治理方法[P]. CN110924376A,2020-03-27.
[9]陳秋計,王鑫,張雅萱,侯恩科. 顧及開采沉陷的風積沙區山水林田湖草綜合配置方法[P]. CN110876290A,2020-03-13.
[10]楊帆,侯恩科,侯晨濤,李元燕,車曉陽. 一種煤炭開采生態破壞機理模擬試驗系統[P]. CN110780039A,2020-02-11.
[11]陳應濤,余文鑫,李曉東,侯恩科,仁榮亭,彭濤,孟虎,聶文杰,謝長春. 一種煤田地質構造運動耦合模擬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P]. CN110646340A,2020-01-03.
[12]陳秋計,李繼業,侯恩科. 一種黃土丘陵區采煤塌陷裂縫治理方法[P]. CN110245452A,2019-09-17.
[13]侯恩科,謝曉深,董博文. 一種松散層覆蓋下的地形平坦區的采煤地面塌陷破壞程度預測方法[P]. CN109488373A,2019-03-19.
[14]馮潔,王蘇健,侯恩科,鄧增社,黃克軍,張嚴靜,梁少劍. 一種基于砂巖微觀特征的富水性評價方法[P]. CN109254138A,2019-01-22.
[15]侯恩科,謝曉深,高冠杰. 一種煤礦區地面塌陷破壞程度評價方法[P]. CN109242247A,2019-01-18.
[16]侯恩科,首召貴,高冠杰,謝曉深. 一種基于無人機遙感的采煤地表沉陷量監測計算的方法[P]. CN106969751A,2017-07-21.
[17]侯恩科,車曉陽. 一種淺埋煤層礦井溝道洪水潰水水害防治方法[P]. CN106761914A,2017-05-31.
[18]劉英,岳輝,侯恩科. 基于雙拋物線型NDVI#Ts特征空間的土壤濕度遙感監測方法[P]. CN106290782A,2017-01-04.
[19]侯恩科,車曉陽. 基于礦井地表溝道流水潰水量實驗平臺的實驗方法[P]. CN106228889A,2016-12-14.
[20]侯恩科,車曉陽. 礦井地表溝道流水潰水量實驗平臺[P]. CN106205340A,2016-12-07.
[21]劉英,岳輝,侯恩科. 一種基于紅光#近紅外光譜特征空間的水體提取方法[P]. CN106127133A,2016-11-16.
[22]陳秋計,侯恩科. 一種平原區的采煤沉陷區土地整治方法[P]. CN104541643A,2015-04-29.
發明授權:
[1]陳秋計,李繼業,侯恩科. 一種黃土丘陵區采煤塌陷裂縫治理方法[P]. CN110245452B,2022-02-15.
[2]陳秋計,曹亞楠,侯恩科. 顧及開采沉陷變形的梯田式復墾參數優化方法[P]. CN112685824B,2022-01-04.
[3]陳應濤,余文鑫,李曉東,侯恩科,仁榮亭,彭濤,孟虎,聶文杰,謝長春. 一種煤田地質構造運動耦合模擬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P]. CN110646340B,2021-12-03.
[4]吳群英,陳秋計,苗彥平,侯恩科,遲寶鎖,王宏科,陳小繩,王碧清. 基于谷坊群的淺埋厚煤層開采地表塌陷裂縫治理方法[P]. CN111663513B,2021-11-30.
[5]侯恩科,龍天文,謝曉深,王雙明,侯鵬飛. 一種采煤工作面對淺層地下水的影響程度評價方法[P]. CN112734162B,2021-11-09.
[6]馮潔,王蘇健,侯恩科,鄧增社,黃克軍,張嚴靜,梁少劍. 一種基于砂巖微觀特征的富水性評價方法[P]. CN109254138B,2021-10-22.
[7]黨應強,苗彥平,陳秋計,朱小雅,侯恩科,陳小繩,吳群英,王宏科,姬文龍. 一種西部風積沙區采煤沉陷地治理方法[P]. CN110924376B,2021-04-06.
[8]楊帆,侯恩科,侯晨濤,李元燕,車曉陽. 一種煤炭開采生態破壞機理模擬試驗系統[P]. CN110780039B,2020-08-25.
[9]侯恩科,謝曉深,董博文. 一種松散層覆蓋下的地形平坦區的采煤地面塌陷破壞程度預測方法[P]. CN109488373B,2019-07-30.
[10]侯恩科,首召貴,高冠杰,謝曉深. 一種基于無人機遙感的采煤地表沉陷量監測計算的方法[P]. CN106969751B,2017-11-14.
[11]侯恩科,車曉陽. 一種淺埋煤層礦井溝道洪水潰水水害防治方法[P]. CN106761914B,2017-11-03.
[12]侯恩科,車曉陽. 基于礦井地表溝道流水潰水量實驗平臺的實驗方法[P]. CN106228889B,2017-06-23.
[13]侯恩科,車曉陽. 礦井地表溝道流水潰水量實驗平臺[P]. CN106205340B,2017-06-16.
[14]陳秋計,侯恩科. 一種平原區的采煤沉陷區土地整治方法[P]. CN104541643B,2016-03-23.
實用新型:
[1]楊征,陳真,劉超,陳秋計,馬越,侯恩科,白坤,張慧峰,賈棟棟,劉鵬,馬偉,馬旭. 一種風沙灘區采煤沉陷裂縫牽引式治理裝置[P]. CN217445775U,2022-09-20.
[2]賈曉卉,湯伏全,侯恩科,王雙明,馬婷,薛俊磊. 一種研究采煤塌陷區地裂縫特征用模擬裝置[P]. CN216847791U,2022-06-28.
[3]侯鵬飛,車曉陽,謝曉深,侯恩科. 一種礦井溝道漏水實驗臺水文監測系統[P]. CN214741472U,2021-11-16.
[4]蔡玥,王生全,侯恩科. 一種便捷式煤田地質勘測用地質取樣裝置[P]. CN208907859U,2019-05-28.
[5]葉楨妮,侯恩科,段中會. 一種高壓脈沖射流作用下煤巖滲透特性測試系統[P]. CN207036633U,2018-02-23.
[6]侯恩科,車曉陽. 一種礦井巖質溝道流水潰水量實驗平臺[P]. CN206224888U,2017-06-06.
[7]陳秋計,吳錦忠,侯恩科,王建文. 一種采煤塌陷裂縫區重構土壤水分測定裝置[P]. CN204439627U,2015-07-01.
[8]徐文全,侯恩科,王蘇健,王浩,車曉陽. 采礦物理相似模型快速干燥裝置[P]. CN203810857U,2014-09-03.
代表性專著:
1、侯恩科,黃慶享,畢銀麗,楊帆,等. 淺埋煤層開采地面塌陷及其防治,科學出版社,2020年
2、王建智,侯恩科,楊更社,趙洲,等.陜南山區滑坡災害防治關鍵技術,陜西科技出版社,2015年
代表性論文:
(1) Enke HOU, Jiale WANG, Wei CHE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oundwater spring potential analysis based on statistical index, index of entropy and certainty factors models[J]. Geocarto International,. 2018,33(7):754-769
(2) E.K.Hou, Q.H.Zhang, Y.N.Xu. X.Y.Che, Z.G.Shou, Z.C.Ji.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collapse during shallow coal seam m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RC Press/Balkema,139-145
(3) Enke Hou, Qiang Wen, Zhenni Ye, et al. Height prediction of water-flowing fracture zone with a genetic-algorithm support-vector-machine meth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7(4): 740–751.
(4) 侯恩科,謝曉深,王雙明,等. 中深埋厚煤層開采地下水位動態變化規律及形成機制[J].煤炭學報,2021,46(05):1404-1416.
(5) 侯恩科,馮棟,謝曉深,等.淺埋煤層溝道采動裂縫發育特征及治理方法[J].煤炭學報,2021,46(04):1297-1308.
(6) 侯恩科,紀卓辰,車曉陽,等.基于改進AHP和熵權法耦合的風化基巖富水性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19,44(10):3164-3173.
(7) 侯恩科,車曉陽,馮潔,等.榆神府礦區含水層富水特征及保水采煤途徑[J].煤炭學報,2019,44(03):813-820.
(8) 侯恩科,童仁劍,馮潔,等.燒變巖富水特征與采動水量損失預計[J].煤炭學報,2017,42(01):175-182.
(9) 侯恩科,童仁劍,王蘇健,等.陜北侏羅紀煤田風化基巖富水性Fisher模型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16,41(09):2312-2318.
(10) 侯恩科,吳立新.面向地質建模的三維體元拓撲數據模型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2(05):467-472.
(11) 侯恩科,吳立新,等.三維地學模擬與數值模擬的耦合方法研究[J].煤炭學報,2002(04):388-392.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劉超,夏冰冰,白坤,張慧峰,樊江偉,馬越,劉鵬,侯恩科.基于微震監測的中深埋煤層導水裂縫帶發育規律研究[J].中國煤炭,2022,48(12):60-67.
[2]李盼盼,侯恩科,姬亞東,張澤源.篩管護孔技術在弱膠結砂泥巖交互地層疏放水工程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22,53(12):85-91.
[3]陳應濤,侯恩科,彭濤,孫學陽.新工科背景下面向煤炭行業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建設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2,8(23):150-153.
[4]薛衛峰,侯恩科,王蘇健.無煤柱切頂沿空留巷底板破壞規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22,42(06):1133-1139.
[5]侯恩科,楊斯亮,文強,高利軍,王建文,車曉陽,童仁劍,張琦.檸條塔井田南翼隱伏火燒區特征及富水性評價[J].煤礦安全,2022,53(11):191-199.
[6]左林霄,高鵬,馮棟,王曉瑋,侯恩科.基于AHP-熵權法耦合方法的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定量評價[J].煤炭科學技術,2022,50(11):140-149.
[7]侯恩科,謝曉深,馮棟,陳秋計,車曉陽,侯鵬飛.淺埋煤層開采地面塌陷裂縫規律及防治方法[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2,50(12):30-40.
[8]謝曉深,侯恩科,馮棟,從通,侯鵬飛,陳秋計,王建文,李民峰,謝永利.榆神府礦區采煤地表裂縫發育規律及特征[J].工程科學學報,2023,45(01):44-53.
[9]路拓,侯恩科,牛超,任鄧君,張博.基于Love型槽波頻散特性的工作面煤厚解釋方法[J].煤炭學報,2022,47(08):2992-3000.
[10]侯恩科,袁峰,王雙明,謝曉深,吳寶海.導水裂隙帶發育特征地震識別方法研究[J/OL].煤炭學報:1-14[2023-01-14].
[11]趙兵朝,馬云祥,王海龍,侯恩科,王京濱,韋啟蒙.雙煤層開采地表下沉影響因素分析[J].礦業研究與開發,2022,42(07):120-124.
[12]王世斌,侯恩科,王雙明,屈永利,崔銘驛,劉長來,薛喜成,左成芳,宋超,王寧.煤炭安全智能開采地質保障系統軟件開發與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22,50(07):13-24.
[13]王雙明,王虹,任世華,董書寧,鄭德志,譚克龍,侯恩科,王生全,曲洋,焦小淼.西部地區富油煤開發利用潛力分析和技術體系構想[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03):49-57.
[14]侯恩科,張萌,孫學陽,苗彥平,楊磊,路波.淺埋近距離煤層群開采覆巖與地表移動破壞規律研究[J].中國煤炭地質,2022,34(05):31-36+71.
[15]馮潔,侯恩科,王蘇健,丁湘,段會軍.陜北侏羅系砂巖沉積控水規律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22,39(03):546-556.
[16]王雙明,魏江波,宋世杰,侯恩科,孫濤.黃土溝谷區淺埋煤層開采覆巖破壞與地表損傷特征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2,50(05):1-9.
[17]苗彥平,謝曉深,陳小繩,從通,王建文,侯恩科,馮棟.淺埋煤層開采地表裂縫發育規律及機理研究[J].煤礦安全,2022,53(04):209-215.
[18]李樹剛,張靜非,尚建選,林海飛,王蘇健,丁洋,侯恩科,趙泓超.雙碳目標下煤氣同采技術體系構想及內涵[J].煤炭學報,2022,47(04):1416-1429.
[19]謝曉深,侯恩科,龍天文,馮棟,侯鵬飛,劉江斌,李洋.淺埋緩傾斜煤層開采覆巖及地表裂縫發育規律與形成機理[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22,42(02):200-209.
[20]侯恩科,劉博,龍天文,徐維,魏啟明,馬進勇.深埋緩傾斜雙煤層開采導水斷裂帶發育規律研究[J].煤礦安全,2022,53(03):50-57.
[21]謝曉深,侯恩科,王雙明,劉峰,謝永利,陳真,馬越,白坤.風沙灘地區中深埋厚煤層綜采地表移動變形規律實測研究[J].煤礦安全,2021,52(12):199-206.
[22]侯恩科,張萌,孫學陽,姜鈺泉,謝曉深,王建文,高利軍.淺埋煤層開采覆巖破壞與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研究[J].煤炭工程,2021,53(11):102-107.
[23]侯恩科,謝曉深,王雙明,從通,馮棟,陳真.中埋深煤層綜采地表裂縫發育規律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21,38(06):1178-1188.
[24]苗彥平,李繼業,陳小繩,陳秋計,侯恩科,路波.LiDAR點云的處理方法優化及其在礦區沉陷監測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21,40(10):116-119.
[25]侯恩科,席慧琴,文強,車曉陽,謝曉深,王建文,高利軍,王宏科.基于GMS的隱伏火燒區下煤層開采工作面涌水量預測[J].安全與環境學報,2022,22(05):2482-2492.
[26]侯恩科,姚星,文強.檸條塔煤礦水化學特征及水源識別模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21,41(04):624-631.
[27]吳群英,苗彥平,陳秋計,侯恩科,李繼業.基于Sentinel-2的荒漠化礦區生態環境監測[J].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2022,4(01):91-98.
[28]侯恩科,樊江偉,高利軍,王建文,陳德海,遲寶鎖,王宏科.地面核磁共振技術在隱伏火燒區富水性探測中的應用[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1,49(05):230-237.
[29]侯恩科,嚴迎新,文強,車曉陽,苗彥平,李海宏,路波.巷道掘進頂板突水危險性預測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2,50(10):110-120.
[30]侯恩科,謝曉深,王雙明,龍天文,石增武,楊征,黃永安,謝永利,陳真,白坤,馬越,郭亮亮,王崗.中深埋厚煤層開采地下水位動態變化規律及形成機制[J].煤炭學報,2021,46(05):1404-1416.
[31]侯恩科,姚星,車曉陽,嚴迎新,董博文.基于KPCA-APSO-ELM的礦井涌水水源識別[J].安全與環境學報,2022,22(01):64-71.
[32]左林霄,高鵬,馮棟,王曉瑋,侯恩科.基于AHP-熵權法耦合方法的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定量評價[J/OL].煤炭科學技術:1-9[2023-01-14].
[33]侯恩科,謝曉深,王雙明,龍天文,石增武,楊征,黃永安,謝永利,陳真,白坤,馬越,郭亮亮,王崗.中深埋厚煤層開采地下水位動態變化規律及形成機制研究—以某礦為例[J/OL].煤炭學報:1-16[2023-01-14].
[34]張衛國,侯恩科,李軍,劉曉玉,左鑫,馮馨月.陜南石煤及煤灰中磷元素的遷移規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21,41(02):316-322.
[35]姚星,侯恩科,牛超,嚴迎新,周竹峰.基于GIS的煤層頂板含水層富水性評價[J].中國煤炭地質,2021,33(03):20-24.
[36]馮潔,侯恩科,王蘇健,丁湘,段會軍,王磊.陜北侏羅系沉積控水規律與沉積控水模式[J].煤炭學報,2021,46(05):1614-1629.
[37]車曉陽,侯恩科,孫學陽,姜鈺泉,謝曉深,從通,劉博.溝谷區淺埋煤層覆巖破壞特征及地面裂縫發育規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21,41(01):104-111+186.
[38]樊娟,侯恩科,靳德武,喬偉,南生輝.礦井導水構造三維精細模型構建與轉換技術[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0,48(06):186-194.
[39]王雙明,侯恩科,謝曉深,楊帆,劉英,肖緒才,石增武,黃永安,楊征,謝永利.中深部煤層開采對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修復提升途徑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1,49(01):19-31.
[40]侯恩科,范繼超,謝曉深,龍天文,張喚蘭,王建輝,樊志剛.基于微震監測的深埋煤層頂板導水裂隙帶發育特征[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0,48(05):89-96.
[41]紀卓辰,丁湘,侯恩科,蒲治國,謝朋.納林河二號煤礦涌水水源判別的PCA-Logistic方法[J].煤田地質與勘探,2020,48(05):97-105+112.
[42]陳秋計,朱小雅,侯恩科,李繼業,杭夢如.礦區復墾林地生態修復無人機監測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0,48(10):192-197.
[43]王雙明,申艷軍,孫強,侯恩科.西部生態脆弱區煤炭減損開采地質保障科學問題及技術展望[J].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2020,2(04):5-19.
[44]侯恩科,馮棟,謝曉深,從通,李民峰,馮沖,劉凡凡,杜超杰.淺埋煤層溝道采動裂縫發育特征及治理方法[J].煤炭學報,2021,46(04):1297-1308.
[45]侯恩科,車曉陽,龍天文,葉楨妮,文強.淺埋煤層地表溝道采動裂縫潰水量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20,45(12):4154-4162.
[46]王蘇健,馮潔,侯恩科,黃克軍,薛衛峰,段會軍.砂巖微觀孔隙結構類型及其對含水層富水性的影響——以檸條塔井田為例[J].煤炭學報,2020,45(09):3236-3244.
[47]侯恩科,陳育,車曉陽,謝曉深,高彬.淺埋煤層過溝開采覆巖破壞特征及裂隙演化規律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21,49(10):185-192.
[48]侯恩科,謝曉深,徐友寧,魏啟明,劉江斌,張仲杰.羊場灣煤礦采動地裂縫發育特征及規律研究[J].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2020,2(03):99-106.
[49]侯恩科,馮棟,文強,車曉陽,高濤.礦井涌水水源識別的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研究[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9,46(06):77-83.
[50]侯恩科,閆鑫,鄭永飛,楊帆.Bayes判別模型在風化基巖富水性預測中的應用[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9,39(06):942-949.
[51]侯恩科,從通,謝曉深,魏江波.基于顆粒流的淺埋雙煤層斜交開采地表裂縫發育特征[J].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2020,2(01):20-28.
[52]侯恩科,龍天文,樊志剛.解析法預測文家坡煤礦工作面涌水量[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9,46(05):80-84.
[53]侯恩科,紀卓辰,車曉陽,王建文,高利軍,田世雄,楊帆.基于改進AHP和熵權法耦合的風化基巖富水性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19,44(10):3164-3173.
[54]葉楨妮,侯恩科,段中會,高陽.基于熱-流-固耦合效應的地質構造控氣特征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9,47(07):65-73.
[55]馮潔,侯恩科,王蘇健.黃陵礦區洛河組砂巖富水-釋水規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9,39(03):426-434.
[56]劉英,岳輝,侯恩科.MODIS數據在陜西省干旱監測中的應用[J].國土資源遙感,2019,31(02):172-179.
[57]葉楨妮,侯恩科,段中會,文強,黃美濤,賀丹.不同煤體結構煤的孔隙–裂隙分形特征及其對滲透性的影響[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9,47(05):70-78.
[58]侯恩科,張杰,謝曉深,徐友寧.無人機遙感與衛星遙感在采煤地表裂縫識別中的對比[J].地質通報,2019,38(Z1):443-448.
[59]侯恩科,車曉陽,馮潔,段中會,高利軍,李軍.榆神府礦區含水層富水特征及保水采煤途徑[J].煤炭學報,2019,44(03):813-820.
[60]張衛國,侯恩科,楊建業,李煥同,桓斌斌.石煤中釩-鉬-硒等伴生元素研究[J].稀有金屬,2019,43(10):1092-1102.
[61]張衛國,楊建業,侯恩科.超高有機硫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規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9,39(01):56-62.
[62]閆鑫,侯恩科,袁西亞,郝寶利.胡家河煤礦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研究[J].陜西煤炭,2019,38(01):51-53+132.
[63]黃慶享,杜君武,侯恩科,楊帆.淺埋煤層群覆巖與地表裂隙發育規律和形成機理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9,36(01):7-15.
[64]馮潔,侯恩科,王蘇健.寧東煤炭基地煤炭開采對地下水的影響預測[J].地質通報,2018,37(12):2184-2191.
[65]謝曉深,侯恩科,高冠杰,徐友寧,魏啟明,劉江斌.寧夏羊場灣煤礦淺埋煤層開采地面塌陷發育規律及形成機理[J].地質通報,2018,37(12):2233-2240.
[66]高冠杰,侯恩科,謝曉深,徐友寧,魏啟明,劉江斌.基于四旋翼無人機的寧夏羊場灣煤礦采煤沉陷量監測[J].地質通報,2018,37(12):2264-2269.
[67]侯恩科,龍天文,劉慶利,王飛,樊志剛.基于ArcGIS的洛河組含水層富水性評價[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9,47(02):151-156.
[68]武謀達,王建輝,侯恩科,吳繼鐸,郝寶利.大佛寺煤礦頂板涌水規律及影響因素[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8,38(04):636-642.
[69]馮潔,王蘇健,陳通,侯恩科,李濤.生態脆弱礦區土層中導水裂縫帶發育高度研究[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8,46(01):97-100+107.
[70]侯恩科,首召貴,徐友寧,楊帆,何芳,謝曉深,高冠杰.無人機遙感技術在采煤地面塌陷監測中的應用[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7,45(06):102-110.
[71]張強驊,侯恩科,陳應濤,張發德,鞠崎.木里煤田西部聚煤期層序古地理特征與聚煤作用[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7,45(04):19-25.
[72]劉英,侯恩科,岳輝.基于MODIS的神東礦區植被動態監測與趨勢分析[J].國土資源遙感,2017,29(02):132-137.
[73]劉英,侯恩科,岳輝.基于MODIS的陜西省植被變化遙感監測分析[J].人民黃河,2017,39(03):90-94.
[74]侯恩科,童仁劍,馮潔,車曉陽.燒變巖富水特征與采動水量損失預計[J].煤炭學報,2017,42(01):175-182.
[75]葉楨妮,侯恩科,段中會,賀丹,潘怡.郭家河煤礦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預測[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7,37(01):57-62.
[76]張強驊,侯恩科,李煥同,張發德,鞠崎.木里煤田沉降史與控煤構造特征研究[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6,36(06):825-830.
[77]徐文全,王恩元,沈榮喜,王蘇健,侯恩科,高勤瓊.采動應力監測傳感裝置及應用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6,33(06):1123-1129+1137.
[78]趙兵朝,劉賓,王建文,凡奮元,劉浪,侯恩科.檸條塔煤礦疊置開采地表巖移參數分析[J].煤礦安全,2016,47(09):213-216.
[79]侯恩科,童仁劍,王蘇健,馮潔,陳通.陜北侏羅紀煤田風化基巖富水性Fisher模型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16,41(09):2312-2318.
[80]董震雨,王雙明,侯恩科.基于數值模擬的厚黃土煤炭開采區冒裂帶高度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8(08):186-192.
[81]車曉陽,侯恩科,謝曉深,陳通,馮潔.煤層開采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分析[J].中國科技論文,2016,11(03):270-273.
[82]陳秋計,吳錦忠,侯恩科,王建文.采煤塌陷裂縫區重構土壤水分特性研究[J].煤炭技術,2015,34(11):308-310.
[83]徐文全,鄧增社,侯恩科,張連君,趙泓超.瓦斯抽采鉆孔動態密封技術[J].中國科技論文,2015,10(09):1084-1087.
[84]王皓,侯恩科,高濤.淺埋煤層過溝開采上覆巖層破壞規律數值模擬[J].現代礦業,2014,30(11):22-23+27.
[85]羅曉霞,楊雅輝,侯恩科.礦井頂板涌(突)水危險性預測系統研究[J].煤炭工程,2014,46(09):138-140.
[86]張志華,侯恩科,羅曉霞,鄧念東.巷道與地層交切建模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39(04):496-499.
[87]徐文全,侯恩科,王恩元,王蘇建,鄧增社.松動圈對采動應力監測的影響研究[J].陜西煤炭,2013,32(05):5-7+17.
[88]侯恩科,張志華,羅曉霞,趙洲,鄧念東.最佳路徑分析法在巷道網絡構建中的應用研究[J].煤炭工程,2013,45(04):84-86.
[89]張志華,侯恩科,羅曉霞,趙洲,鄧念東.三維巷道網絡數據模型的形式化描述[J].計算機工程,2012,38(19):285-289.
[90]趙洲,侯恩科,王建智.汶川震區陜西省寧強縣滑坡災害危險性分析與評價[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2,32(05):548-555.
[91]趙洲,侯恩科,王建智,鄧念東,許沖.縣域滑坡災害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研發與應用:以陜西省寧強縣為例[J].工程地質學報,2012,20(02):170-182.
[92]王蘇健,侯恩科,馮潔,衛勇峰,趙平.黃陵一號煤礦2號煤層頂板涌(突)水危險性分區預測[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2,32(02):155-159.
[93]趙洲,侯恩科.中國地質災害生命可接受風險標準研究[J].科技導報,2011,29(36):17-22.
[94]張志華,侯恩科,羅曉霞,趙洲,鄧念東.一種新的三維巷道建模數據模型研究[J].金屬礦山,2011(11):128-131+137.
[95]楊帆,侯恩科,荊秀艷.基于RS和GIS的錦界礦區生態敏感性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217-9218+9264.
[96]倪軍鋒,侯恩科,常振恒.河岸地區沙一段油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37(05):115-117.
[97]張志華,侯恩科,馬露.基于OpenGL的三維模型渲染算法研究[J].中國礦業,2011,20(02):114-117.
[98]王曉芳,侯恩科,張志華.坐標方位角算法在GIS中的應用[J].測繪科學,2011,36(02):239-240+238.
[99]張志華,侯恩科.礦山平巷與立井復合模型構建方法研究[J].金屬礦山,2010(08):132-136.
[100]張詠,侯恩科,董漢軍.基于線性和島嶼約束的Delaunay三角網構建算法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26(04):37-41.
[101]蔡懷恩,侯恩科,張強驊,賈睿濤,門清波.黃土丘陵區房柱式開采地表塌陷特征及機理分析——以陜北府谷縣新民鎮小煤礦為例[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10,21(02):101-104.
[102]侯恩科,張志華,鄧念東,趙洲,賈睿濤.OpenGL環境下兩種巷道三維建模方法的比較[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9,29(05):59-62.
[103]許沖,侯恩科,吳孝敏,莫艷合.基于ArcGIS的公路邊坡穩定性評價系統設計與開發[J].微計算機應用,2009,30(10):53-57.
[104]張志華,侯恩科,趙洲,鄧念東,賈睿濤.一種新的3D巷道建模方法——對稱建模法[J].金屬礦山,2009(05):107-111.
[105]鄧念東,侯恩科,劉德平.OO-Solid模型剖面構模元素的拓撲關系自動構建算法[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9,29(02):189-194.
[106]李榮偉,侯恩科.露天煤礦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的敏感性正交分析[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9,37(01):52-56.
[107]楊治國,侯恩科.低承載力地基重力式擋土墻墻踵臺階作用初探[J].路基工程,2009(01):156-157.
[108]鄧念東,侯恩科.三維體元拓撲數據模型的修正及其形式化描述[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9,34(01):52-56.
[109]趙洲,張恒,侯恩科,鄧念東,張志華.三維地質界面模型交互式選擇方法研究與實現[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28(04):698-701.
[110]張志華,侯恩科,趙洲,鄧念東,賈睿濤.GIS網絡分析在礦山中的應用[J].地理信息世界,2008(05):39-43.
[111]侯恩科,鄧念東,張志華,趙洲.Research on dynamic updating of three 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based on the OO-Solid model[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8,14(03):420-424.
[112]李琰慶,許沖,侯恩科,馬露,何力強.關鍵層初次破斷前動態載荷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8(04):12-15.
[113]李榮偉,侯恩科,趙洲,張志華.露天煤礦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的耦合應用[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8(03):52-55.
[114]鄧念東,侯恩科.基于GTP單純剖分的地下實體拓撲關系形式化描述方法[J].煤炭學報,2008(05):527-531.
[115]李榮偉,侯恩科,劉天林.基于三維數值模擬的露天煤礦復合邊坡穩定性分析[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8(02):43-46+51.
[116]侯恩科,許沖,李琰慶.基于ArcGIS的公路沿線三維地形的建立和應用分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8(01):37-39.
[117]李榮偉,侯恩科.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的主要方法及其發展[J].四川水力發電,2007(06):89-92.
[118]鄧念東,侯恩科,張志華,趙洲.三維拓撲關系形式化描述及拓撲關系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6):873-877.
[119]許沖,侯恩科,李琰慶,任靜.基于VB的衡重式擋土墻計算機輔助設計[J].露天采礦技術,2007(05):46-47+50.
[120]鄧念東,侯恩科,樊懷仁,吳燕開.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加筋土擋墻結構優化設計[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7(02):218-223.
[121]楊治國,侯恩科,李琰慶.FLAC-3D與理正軟件在基坑支護設計中的應用[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7(02):224-227.
[122]李榮偉,侯恩科.巖溶地區水下隧洞帷幕灌漿實踐與研究[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7(02):47-50.
[123]趙洲,侯恩科,李成.三維體元拓撲數據模型中空間剖面的定義及坐標轉換研究[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7(01):54-57.
[124]朱慶偉,郭達志,侯恩科,趙紅澤.基于集合論的煤礦床空間數據模型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7(02):188-192.
[125]李榮偉,侯恩科.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西部探礦工程,2007(03):4-7.
[126]鄧念東,侯恩科,霍正東,馬麗.應用SURPAC實現礦床三維可視化地質模型動態更新[J].陜西煤炭,2006(03):8-9+7.
[127]侯恩科,趙洲.三維體元拓撲數據模型的改進與實驗[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6(04):13-16.
[128]唐亦川,許沖,侯恩科,張志沛.基于GIS的公路邊坡穩定性評價系統[J].公路交通科技,2005(S2):60-62.
[129]劉天績,徐鳳銀,陳世悅,侯恩科.柴達木盆地東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構造特征及構造演化[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5(03):311-316.
[130]侯恩科,吳立新,劉宏軍.不同精度地質模型覆巖采動破壞過程的比較分析[J].礦山測量,2003(03):25-27+30-70.
[131]徐鳳銀,彭德華,侯恩科.柴達木盆地油氣聚集規律及勘探前景[J].石油學報,2003(04):1-6.
[132]侯恩科,吳立新.面向地質建模的三維體元拓撲數據模型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2(05):467-472.
[133]侯恩科,吳立新,李建民,吳育華,董榮泉,鄧智毅,劉宏軍.三維地學模擬與數值模擬的耦合方法研究[J].煤炭學報,2002(04):388-392.
[134]侯恩科.鳳縣銀母寺鉛鋅礦1305與1365中段之間礦體定位預測[J].有色金屬,2001(04):84-88.
[135]侯恩科 ,郝珠成 ,王向陽 ,梁建剛 ,關強兵 ,董育毅.鳳縣鉛鋅礦區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與治理對策[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1(05):12-14+8.
[136]齊安文,吳立新,侯恩科,楊可明.三維地學模擬述評及其礦山應用關鍵問題[J].中國礦業,2001(05):63-66.
[137]侯恩科,郝珠成,王朝輝,羅曉霞.坑透層析成像技術在金礦定位預測中的應用[J].地質與勘探,2001(04):43-45.
[138]侯恩科,王貴榮,郝珠成,王朝輝.鳳縣三臺山金礦地球化學特征及深部成礦預測[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1(02):128-131+135.
[139]侯恩科,羅曉霞.地質工作信息化與地質類專業教學改革[J].中國地質教育,2001(02):39-41.
[140]侯恩科,郝珠成,王朝輝,曾方祿.高分辨電導率探測技術在金礦定位預測中的應用[J].黃金,2001(04):1-4.
[141]侯恩科.黃金礦山礦體綜合定位預測方法[J].有色金屬,2001(01):12-16.
[142]吳立新,侯恩科.西北五省(區)礦產資源開發與水資源保護對策[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0(S1):63-67.
[143]侯恩科,吳立新.三維地學模擬幾個方面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0(06):5-8.
[144]侯恩科.提高地質野外教學實習質量的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1999(02):93-95.
[145]侯恩科,端木合順,王貴榮,郝珠成,周志賢,王朝輝.陜西鳳縣三臺山金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J].西北地質,1997(04):12-17.
[146]侯恩科,羅曉霞.高校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與對策[J].煤炭高等教育,1997(03):77-79.
[147]楊梅忠,侯恩科,巨天乙,閆嘉祺.渭北煤礦區地質災害與防治對策[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5(05):29-30.
[148]夏玉成,侯恩科,薛喜成,邢兆楷,李先貴.霍州礦區小斷層發育特點初探[J].中國煤田地質,1995(01):14-17.
[149]樊懷仁,夏玉成,侯恩科,巨天乙.礦井陷落柱的分布規律及其預測[J].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94(02):190-194+144.
[150]巨天乙,夏玉成,侯恩科,樊懷仁.霍州曹村礦下組煤底板高承壓水突出條件剖析[J].西北地質,1994(02):13-17.
[151]侯恩科,夏玉成,樊懷仁,巨天乙.礦井陷落柱的成因分析及其預測[J].西北地質,1994(02):18-22.
[152]夏玉成,侯恩科.盆地伸展率計算方法探討[J].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94(01):40-46.
[153]石呈龍,侯恩科,牟國棟.論結核學的形成發展及其地質應用[J].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93(04):321-325.
[154]侯恩科,陳培亨.神府煤田煤層自燃研究[J].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93(02):137-142.
[155]黃克興,侯恩科.鄂爾多斯盆地北部早、中侏羅世古氣候[J].煤田地質與勘探,1988(03):3-8.
發表中文會議論文:
[1]謝曉深;侯恩科;陳秋計;馮棟;從通;侯鵬飛;王建文;李民峰;謝永利. 榆神府礦區采煤地表裂縫發育規律及治理模式[C].第三屆國際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21:49-50.
[2]侯恩科; 馮棟; 謝曉深. 黃土溝壑區覆巖破壞與地表裂縫發育特征[C].第四屆中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詳],2021:12-13.
[3]王蘇健; 馮潔; 侯恩科. 寧東煤炭基地煤炭開采冒裂安全性評價[C].中國煤炭學會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8:387-393.
[4]魏啟明; 劉江斌; 首召貴; 侯恩科; 徐友寧.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羊場灣煤礦采煤地面塌陷監測中的應用[C].煤礦安全綠色高效開采技術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炭學會學術論文集.,2017:290-294.
[5]張嚴靜; 侯恩科. 大佛寺煤礦煤層頂板離層水形成機理[C].第一屆中國西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2017:31.
[6]侯恩科; 馮潔; 張嚴靜. 馮家塔煤礦水文地質條件與礦井水害預測[C].煤礦水害防治技術研究——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2013:38-45.
[7]侯恩科; 馮潔; 楊帆. 寧東煤炭基地首采煤層頂板涌(突)水危險性分區預測[C].煤礦水害防治技術研究——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2013:112-119.
[8]鄧念東; 侯恩科. OO-Solid模型剖面構模元素的拓撲關系自動構建算法研究[C].《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2008:1719-1725.
[9]楊文靜;侯恩科;郝珠成;董育毅;關強兵;程天赦. 基于Surpac的三維巷道模型構建方法[C].全國金屬礦山采礦新技術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07:290-293.
所獲榮譽:
1、1996年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2、2003年被評為陜西省高教系統優秀青年教師共產黨員;
3、2005年獲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標兵;
4、2010年被評為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
科研獎勵:
1、鄂爾多斯盆地生態脆弱區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關鍵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1年,第7完成人。
2、淺埋煤層群開采地面塌陷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9年,第1完成人。
3、陜北生態-水-煤系地層結構及保水采煤類型研究,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18年,第5完成人。
4、陜南山區滑坡災害防治關鍵技術研究,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4年,第2完成人。
5、廟哈孤礦區頂板分類分區與巷道支護技術研究,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5年,第1完成人。
6、淺埋厚煤層群開采地表治理技術研究,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9年,第1完成人。
7、淺埋煤層開采多源水害防治技術研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2020年,第2完成人。
8、行業特色大學研究生“1431”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陜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第2完成人。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