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民,博士,二級教授。廣西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廣西科學院桂科鋁業產業研究院院長,廣西科學院高性能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稀土技術創新中心廣西分中心(籌建)負責人。主要從事稀土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金屬腐蝕與防護、氫能技術等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50641001, 50961004, 51261003, 51471055, 51961010),作為骨干成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50631040)、軍工預研課題4項,主持或參加省部級課題20余項。廣西教育廳“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應用”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負責人;廣西科技廳“稀土功能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團隊負責人;2022年第三屆廣西創新爭優獎獲得者;2022年獲批首屆廣西軍民融合發展專家庫首批入庫專家;2009年獲第十屆廣西青年科技獎;2009年獲第三批教育廳“八桂學者”;2008年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7年,排名2);獲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2012年,排名3;2017年,排名5);獲廣西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2018,排名1);獲內蒙古化工廳、區科技進步一等和三等獎各1項(2003年,排名3)。近年來撰寫相關研究文章200余篇,其中有150余篇被SCI收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氫能技術”、“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的評審專家,廣西、重慶市、江西省、河北省等省市科技項目、科技獎項的評審專家。
獲獎情況
1) 輕稀土RE-Mg-Ni體系相圖及其合金電化學儲氫性能研究,廣西科技廳科技進步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07,一等獎,排名2
2) 新型(La, Mg)-Ni儲氫合金結構及電化學性能研究,廣西自然科學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12,二等獎,排名3
3) 低維功能材料設計及其儲氫和生物傳感特性研究,廣西自然科學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17,二等獎,排名5
4) 柿單寧提取制粉技術及功能化應用,廣西技術發明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18,三等獎,排名1
5) 煤系高嶺土制備無鐵硫酸鋁和白炭黑的聯產工藝研究,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2003,三等獎,排名3
6) 煤系高嶺土制備無鐵硫酸鋁和白炭黑的聯產工藝研究,內蒙古自治區化工廳科技進步獎,內蒙古自治區化工廳,1999,一等獎,排名3
7) 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8.12
8) 第十屆廣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009.09
9) 廣西教育廳“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應用”人才小高地負責人,2010.10
10)廣西“稀土功能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團隊負責人,2016.05
11)廣西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崗位,2015.12
12)第三屆廣西創新爭先獎獲得者,2022.05